典型案例一:
政校企合作促“兩后生”培訓就業
助力脫貧攻堅
廣西輕工技師學院烹飪專業是我院重點發展的特色專業,擁有較完善的實訓基地和實訓設施設備,設有刀工加工實訓室、熱菜實訓室、冷菜燒鹵實訓室,西餐實訓室,西點實訓室,中式面點實訓室等專業實訓室。實訓設備總值200多萬元,實訓面積350平方米,實訓工位240個。在實訓基地建設發展過程中,依托校企合作共建,通過企業文化入校、聘請企業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、派遣專業教師到企業參加生產實踐、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生產實習等方式,與企業開展全面合作,深化產教融合,對烹飪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研究與實踐。同時,依托政府對“兩后生”職業技能培訓的政策支持,結合全國脫貧攻堅任務對精準扶貧工作的要求,在培養高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本專業培養擁護黨的方針政策,德、智、體、美、勞全面發展,具有良好人文素質,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。掌握現代烹飪、營養、餐飲管理的基本知識,具有較強烹飪技術和菜品創新能力,能從事中餐烹飪操作及餐飲業管理,具備扎實的烹飪基本功與嫻熟的烹飪技能,適應餐飲行業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可持續發展人才。
一、“兩后生”及其職業技能培訓現狀
“兩后生”是指初中、高中畢業后未繼續升學但又不愿再復讀的農村學生,該類學生家庭多數處于貧困狀態。改革開放以來,新生代農民工的構成主要是“兩后生”,迫于生活和家庭的雙重壓力,他們逐漸成長為農民工主流群體,走在依靠苦力打工的道路上。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新工藝、新技術、新裝備的使用,僅接受過初中或高中教育而沒有接受專業技能培訓的“兩后生”,在創業、就業及職業發展中的局限性逐步顯現。為此,“兩后生”群體具有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愿望和一定的基礎。同時,有效合理的職業技能培訓是培養現代化新型農民的重要手段,將推動農村經濟發展,增加農民收入,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。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解決是推進城鄉二元體制改革、遏制城鄉差距擴大、改善民生、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個關鍵性問題。
一段時期以來,有關部門對“兩后生”職業技能培訓政策,在利用電視或網絡等媒體進行宣傳方面缺乏有效的組織管理,難以保障“兩后生”職業技能培訓政策、措施等被廣為知曉。這就導致“兩后生”及其家長對職業技能培訓的基本狀況缺乏了解,在選擇培訓內容、培訓方式、培訓機構方面較為盲目,直接影響“兩后生”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和培訓效果。同時,部分“兩后生”職業技能培訓的實用性不強,沒有完全滿足“兩后生”的就業需求,沒有緊密聯系就業市場和產業需求,也是“兩后生”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不高的原因,而職業技能培訓的實用性不僅體現在培訓費用較低或者免費上,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實用和實效上。
二、烹飪專業實訓室建設及改造擴建情況
烹飪專業是我校重點發展的特色專業,擁有較完善的實訓基地和實訓設施設備。但隨著專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和烹飪技術的更新,民以食為天的社會現實,“舌尖上的美食”這項民生工程,其安全性、營養性、健康性、美觀性、欣賞性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,我院烹飪專業實訓基地場地面積不足、設備設施數量偏少、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引進速度慢、實訓工位數不夠等問題逐漸凸顯,不能滿足專業學生實訓需要。
為此,為適應專業發展和實訓需要,學院提出烹飪實訓室改造擴建項目,對中式烹調實訓室進行改造和擴建,加大實訓室場地面積、增加實訓工位數、引進新工藝新裝備、加固實訓室安全防護、開展實訓室亮化美化、實施實訓室制度上墻等改造擴建工作。通過改造擴建,提高了實訓室的功能和實訓能力,實訓場所更貼合生產實際,實訓條件更符合崗位實訓要求,從而滿足專業學生實訓需要,為烹飪專業的招生和建設發展奠定場地和裝備基礎。
三、政策引領及效果評價、社會貢獻
針對“兩后生”職業技能培訓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,結合政府的政策支持,以及國家脫貧攻堅戰和精準扶貧工作任務,我院積極與百色市田林縣、崇左市寧明縣人民政府相關部門結對,勇于擔當主動作為,在兩縣政府支持下,派遣招生宣傳工作隊,通過大篷車及現場擺臺等方式,深入各鄉鎮村屯“兩后生”家庭,親自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招生宣傳工作,向“兩后生”及家庭成員宣傳培訓政策、培訓內容、培訓方式、就業安排、學院概況、招生專業等信息,詳細解答疑問、現場消除疑慮,為“兩后生”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指明方向,堅定“兩后生”參加培訓、就業創業的決心,為改變或改善個人及家庭的貧困狀態奠定技能基礎。
2018年秋季學期,我院與田林縣、寧明縣結對幫扶招生的烹飪兩后生共計32人順利報到入學。學生入學就讀后,除在政策規定范圍內給予學習費用減免或補貼外,學院及系部、專業教師依據“兩后生”實際情況和就業需求,密切聯系就業市場和產業需求,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共建的校內實訓基地實訓室設施設備資源,對學生開展職業技能培訓,培訓內容和方式力求實用性和實效性,強調貼近企業生產實際,確保畢業就業兩不誤,力保按時回報社會,做出積極貢獻。
通過政校企合作促培訓就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的烹飪專業學生,職業道德素養較高、專業理論知識扎實、崗位操作技能過硬、綜合實踐能力較強,畢業上崗即可融入社會大環境,適應崗位操作要求,生產操作很快上手,受到餐飲企業領導的一致認可和高度好評。經過一年的職業技能培訓,該批次“兩后生”由學校推薦至區內外中、高檔酒店、酒樓、餐飲連鎖企業、食品加工企業、以及其他餐飲企業單位,從事營養配餐、烹調加工和伙食管理等崗位,實現就業創業目標,助力脫貧攻堅不斷向前推進。
四、示范推廣及展望
2019年,我院獲自治區人社廳認定為技能扶貧“重點技工院?!?,烹飪、酒店服務與管理、幼兒教育三個專業認定為技能扶貧“重點專業”。政府、企業、社會、學生的認可,為我院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更加強有力的動力,也為下一步振興鄉村發揮學院應有的貢獻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2021年1月14日,廣西百色農業學校由莫有東副校長帶隊一行4人到我院參觀考察,就加深職業學校與技工學校工作交流,深化職業教育校校合作等方面,針對烹飪專業實訓室建設、校企合作模式及專業建設等工作進行交流探討,項目示范推廣作用得到有效發揮。
回首過去,展望未來,我院的建設和發展將在不斷總結經驗做法的基礎上,繼續堅持以就業為導向,以服務區內外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,不斷創新辦學體制機制與模式,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內涵建設,深化政校企合作方位與力度,內外兼修,增強區域輻射和社會服務能力,更好地為服務社會經濟發展、服務企業發展、服務技能人才就業創業目標的實現而不懈努力。